大家好,我是千妈。
上期“回头看故事”,聊了下兴趣班,损失巨大。
周末跟开画室的朋友一起吃饭,说好她请客,结果吃完就翻脸不认人。
说我写文章不讲武德,“国家要取消考级,你们媒体人跟着唱衰,我们机构还活不活?”
我说这不是唱衰,是促你转型。
以前靠贩卖焦虑赚钱,现在老老实实从兴趣出发,家长不瞎焦虑,机构也别割韭菜,最终受益人才是娃…
也不知道她心灵有没受到触动,从坚持让我买单的”恶劣”态度看,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~
今天的“回头看故事”继续说点真话,聊聊被妖魔化的小学拼音,希望卖拼音产品的朋友看完不要打我。
也曾是个折腾的妈
人是种很奇怪的生物,嘴上向往着岁月静好,行动上又很难静得下来,总是闲不住,总得折腾点什么。
如今回头看,幼小衔接那会,我最莫名的折腾,大概就是教娃拼音。当时被一些过来人的夸张描述吓到,觉得一定要未雨绸缪搞搞拼音,免得娃进小学就被打懵。
▲ 还挺琢磨了些方法呢
事后想想特荒谬。
身边哪个人用手机用电脑,不是打字打到飞起,充分说明了,拼音就是个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能掌握的基本技能。
就这么个国民基本技能,居然成了一个阶段家长恐慌的学习难点。
究其原因,是我们小时候学半年或一年的拼音,现在小学一个月就教完,进度拉得比较快。
任何事都是进度一快,压力就大。
几遍下来,娃还是g-u-a花,家长就很焦躁,担心跟不上。
再一看拼音测试,到处红叉叉,整个人都不好了…因为刚进小学,还没适应评价体系嘛,生怕没开好头,娃后边学习丢了信心。
说到不适应评价体系,插播个段子。
千寻小一那年,我参加单位体检,查到乳腺有点增生,医生想都没想就来了句:
“娃刚上小学哇?”
▲ 图源:网络
感觉咱小学生妈妈都成乳腺外科常客了~
说回来啊,其实经历过焦躁期再看,我发现面对懵圈的娃,急得多是家长,有经验的老师反而很淡定。
因为老师清楚,虽然拼音一个月教完,但之后会一直用,反反复复用,就跟开车一样,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,绝大多数小朋友最后都能掌握。【这个真相老师一般不会告诉你,因为家长急才会督促娃努力,形成家校合力嘛】
不瞒你们说,千寻一年级前后鼻音都傻傻分不清,现在三年级,普通话标准到能给我纠错。
所以,要我这个厚道的过来人说,完全没必要为拼音伤害亲子关系,更没必要学前瞎折腾。
前几天我还在调侃我妈,想当年你为我把9 7算出10气得乳腺增生,你看现在,谁还不会个四则运算了~
正所谓进一步乳腺增生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姐妹们格局要大眼光要远。
当然,你要觉得闲着也是闲着,用游戏的方式让娃跟拼音提前混个面熟也行。劳心费神教甚至报班学,真就是虐娃虐自己~
学拼音能帮娃识字?
在劝其它小姐妹不要急时,我还听到过一个说法,说是提前教拼音,是为了娃能读注音书,多识字。
提前学拼音,真对娃识字有帮助么?
如果你了解拼音源的话,大概就不会这么想了。
拼音这玩意,最早的时候,是一些嫌麻烦的西方人搞出来的。
比如利玛窦、金尼阁,出于学习汉字和传教的需要,试着给汉字注音。
▲ 图源:网络
之后随着东西方国家交往深入,很多西方的外交人员也加入到对汉字的注音上来,搞出了我们熟悉的韦氏拼音。
说到韦氏拼音,有个好玩的现象,大家可以给娃讲拼音时掰扯下~(显得自己很有文化)
我们来读清华大学的英文:
Tsing hua University
考考娃,啷个是 Tsing hua 不是 Qing hua喃?
再读北京大学的英文:
Peking University
啷个是Peking 不是Bei jing 呢?
这个Tsing hua 和Peking,就是韦氏拼音。
虽然后来有了统一的拼音方案,但像清华北大这样的老牌名校,仍然选择沿用韦氏拼音,看起来比较有历史沉淀感有逼格嘛。
不过说到底,咱泱泱大国怎么能老用洋人那些歪七扭八的东西?
于是就出现了以章太炎记音字母为蓝本的注音符号~
▲ 图源:网络
前面那几行长得有点像火星文的,就是它了。
周杰伦不少歌词里有,听起来有种熟悉而陌生的诡异感~
我们之所以现在还能看到,是因为台湾地区把这套读音系统保留了下来。
但当时大家用起来还是觉得很折磨,还得弄套“国语罗马字”方案来对应,太麻烦!
于是又改…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,搞出了拉丁字母标注汉字读音的方案,就是娃现在学的拼音。
把拼音的历史一捋你会发现,人们鼓捣来鼓捣去给汉字注音,无非是为了方便不同方言区、不同国家的人沟通。
这就是说:
拼音本质不是用来”识”字的, 而是”读”字的!
那怎样才算识字呢?
咱们中国汉字是表意象形文字。
识字的意思,就是要了解汉字含义,把汉字外形和含义联系起来,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阅读中,再看到这个字,可以迅速明白意思和用途。
而拼音并不能帮娃实现对汉字含义的理解,它的目标仅仅是让娃遇到不认识的字也知道咋个读。
举个例。
小时候学英语,像我这种“滑头”学生,老喜欢搞点中文标注方便记忆:
Good morning — 古德毛宁
Thank you — 三克油
Nice to meet you — 耐死吐米特油
▲ 图源:网络
然后被我妈举起鸡毛掸子追着打….
连我妈这种非专业人士都知道,不能用“注音”方式搞英文启蒙,她晓得我就算读出来也没用。
同样,识字的核心永远都是搞懂字义、用法,而不是会读。
就拿注音书来说吧,就算娃学会了拼音,能把一本书读出来,也只是“会读汉字”而已,不代表他就懂那些字词句的意思。
真想帮娃多识字,你要做的不是提前搞拼音,而是应该在启蒙阶段,联系生活场景、借助有语境的阅读,让娃了解汉字的基础:字形、结构、字源和含义。
关于学前识字,我之前写过:
《孩子识字最佳时机是几岁?怎么做,能顺利迎来识字爆发期!》
《不要用识字卡毁掉孩子的语言能力》
《你们要的高频书单来了!有了它,孩子轻松迈入识字爆发期》
需要的爸妈可以看看~
EASTWEST
说回拼音~
“远上寒山石径斜”的“斜”,你们猜读xiá还是xié?
我明明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强调无数遍读xiá,结果娃说不对,老师说读xié。
一查资料,发现是古诗押韵的事。
古诗词里“斜”这个字押韵脚可读xiá,是平水韵中的下平六麻韵。
比如龚自珍的《己亥杂诗·其五》:
浩荡离愁白日斜,
吟鞭东指即天涯。
落红不是无情物,
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里面“斜”也读“xiá”,落在“a”音上,和后边的涯、花押韵。
不知为啥,《山行》里的“斜”又被专家们改成了xié。
没人讲原因,总之就是死记。
我小时候死记xiá,如今娃死记xié。
同款还有“乡音无改鬓毛衰”的“衰”(cui变shuai),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“骑”(ji变qi)…
死记也罢了,还改来改去,改来改去也罢了,还时不时当个考点来挖坑。
再联想到那搞死我们南方人的平舌翘舌音,让人忍不住怀疑:拼音这玩意,大概就和笔顺一样,主要是用来为难家长和娃儿滴?
之前发奋图强时,一狠心把小学拼音学习要点都整理出来了,包括且不限于声母儿歌、韵母儿歌,还有辅导时一定用得上的“音节表”(高清版打印出来放桌边,再也不用娃一问拼音就苦哈哈百度搜~)。
,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awk88.cn/50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