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能不忆江南?
每当读到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的《忆江南》,一幅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就呈现在脑海中。
一如乌镇、周庄、南浔古镇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南小镇美景,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、亭台楼阁……那到底哪里才是江南呢?
关于这个问题,可能不同的人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。有的人认为江南是长江中下游地区,包括湖南洞庭湖地区、江西、安徽南部、浙江、江苏南部、上海等地。
有的人认为江南就指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平原地区;还有人认为只要是长江以南地区就都可以称为江南。只要你问更多的人,相信还会有更多不同的答案。
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在白居易心中的江南大概在哪里,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,童年时光在江苏徐州、宿州一带度过。
成年后白居易仕途并不顺利,曾被贬江州(今江西九江)司马,做过杭州刺史,在杭州任职期间曾修筑西湖堤防、疏浚六井等,西湖所以名声在外有他一定的功劳。
白居易还做过苏州刺史,期间曾开凿了西起虎丘东至阊门、长七里的山塘河。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,苏杭的美景给白居易留下过深刻的印象。
或许,苏杭在白居易心里可以代表比较典型的江南吧。
当然,并不是说苏杭就等同于江南,因为江南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,而是不断演变并融合了文化因素在里面。
最早的江南和我们现在理解的江南有很大的不同,主要指的是长江中游以南、南岭以北的这一区域,即今天的湖北中南部至湖南、江西一带。
江西南昌的滕王阁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。
除了三大名楼都在长江以南外,和湖北南部、湖南、江西等地都曾为江南也有一定的关系。
先秦时期,南方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大规模开发,南方最强大的楚国以郢都(今湖北荆州)为中心,向外发散。
此时的江南主要是指楚江南,即如今长江中游一带的湖北南部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
此时的江南和后世繁华的江南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景象,地广人稀,到处荒蛮,如湖南沅湘一带就曾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流放之地。
长江在江西省境内(与湖北、安徽以长江为界)的走势基本都是东西走向,但在快要进入安徽省的时候,开始向东北方向流去,安徽省内的长江段呈西南—东北流向。
可以粗略地把两岸分为东岸和西岸,东岸就是咱们常说的江东。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中的江东即是此意。
如果以现在的视角来看,项羽率领的江东子弟就是江南子弟了。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,而后天下三分。东吴占据江东六郡八十一州,以建业(南京)为都,而后来的东晋及南朝都以南京为都。
在这种情况下,南京逐渐成为江南的中心,江南的地域内涵也逐渐向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转移。
唐朝初年,太宗李世民将天下分为十道,其中包括江南道。
江南道的面积非常大,包括湖南、江西、安徽长江以南地区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贵州、重庆东部等地。
这是区划意义上的“江南”,但是江南道实在太大了,管理不便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公元733年),在天下十道的基础上,变成十五道。
江南道拆分为三个道:江南东道、江南西道、黔中道。这也意味着“江南”的地域内涵开始出现变化。
江南东道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、上海、浙江大部分地区、安徽徽州地区、福建等地,江南西道包括湖北东南部、湖南大部、江西、安徽南部等地。
从唐朝后期至宋朝,如今的苏南、浙北环太湖平原地区大体上成为“江南”的主体。
尤其是南宋以杭州为都,杭州及周边地区因为特殊的地位外加京杭大运河的水运便利,影响也越来越大。
对了,顺便说一下,在金庸老先生的《射雕英雄传》里,郭靖的师傅“江南七怪”性格各异,很有意思,他们都是来自浙江嘉兴。
另外,不得不提一下扬州和徽州(今黄山),扬州虽然位于长江北岸,但是说它是江南城市,应该都不会有疑问的,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。
没了扬州的江南总不是那么完整。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”
杜牧的这首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可以作为最好的注解。徽州一样,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分子,缺一不可。
熟悉历史的都知道,清朝入主中原后曾将原明朝南直隶所辖区域改为江南省,大体上包括今安徽和江苏两省。
尽管当时的行政区划如此划分,但是把长江以北地区称为“江南”,相信大家是不同意的,最多就是像扬州这样临近长江的地方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就和不能给“江南”划出清晰的边界一样,江南文化的边界也是模糊的,但是毕竟还是有一定范围的。
烟花三月,梦里江南,在人们心中,江南不仅仅只是美景,还有富饶和鼎盛的文化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awk88.cn/11013.html